致敬 | 廖宁:治好她的身体,也要治愈她的心理
但凡工作日,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广东省人民医院(下称“省医”)肿瘤中心乳腺科行政主任廖宁都在科室里忙碌着,她穿着一袭白衣,穿梭在门诊、手术室和病房当中。1550例,这是廖宁过去一年操刀的乳腺癌手术病例总数,在业内实属惊人。
廖宁是1946年省医建院以来第一位拿手术刀的普外科女医生,也曾是400多名外科医生中唯一的女性。20年前从法国深造回国后,她创立乳腺科,立志改变早年我国乳腺癌落后的治疗技术,坚守至今。
在无影灯下执刀为患者祛除病痛,帮助患者重建美丽和自信,廖宁说,这是她作为一名女性乳腺癌医生的信念。
远赴重洋,带回前沿医术
出生于1970年的廖宁是“医三代”,从外公那辈起,就和医院结下不解之缘,她的父亲是泌尿外科教授,叔叔是消化内科医生,都把一生奉献给了医学事业。
一提起父亲,廖宁的眼眸里闪着光,那是启迪她投身医学的引路人。小时候,廖宁常常懵懂地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尚不知医者何为。父亲值夜班做急诊手术,她会跟着妈妈去医院送饭。6岁那年,她扒着门缝第一次看到外科手术,“无影灯下,父亲抢救患者的高大身影在我的心中种下了立志从医的种子。”
在那个朴实的年代,来自农村的患者会给父亲送来大米和番薯表示感谢。廖宁在父亲的工作中看到病人的痛苦,也能感受到他们康复后的喜悦,学医的理想愈发坚定。1988年,廖宁考上暨南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进入省医,继承父亲作为外科医生的衣钵。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增速领先全球,但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国内没有一家医院开设乳腺外科,也没有一家医学院校开设乳腺外科专业。时任省医常务副院长的王智琼提出要培养一位女医生,廖宁身为外科唯一女性,是不二人选。
1997年,时值中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签订医学生培养协定,在中国遴选医生去法国国家肿瘤中心学习当时欧洲最先进的乳腺外科技术。廖宁英语流利,大学期间修读法语作为第二外语,顺利通过在法国大使馆设置的法国国家考试,开启为期3年的乳腺外科专科培训。
启程前,这位27岁女青年对浪漫的巴黎抱有期待。“后来被告知,外科医生只能去法国南部城市蒙彼利埃的研究基地,我还是有点小失落的。”廖宁笑言。
在海外接受专科培训的机会很难得,当时,法国国家肿瘤中心每年完成1000多台乳腺癌手术,欧洲许多患者慕名而来。在那里,廖宁师从法国肿瘤协会主席、欧洲共同体医学院联盟主席、乳腺外科手术范式开山鼻祖Henri Pujol教授,获得从诊断、手术到整形的专科培训。
培训期间,她一年看2000张乳腺钼钯片,练就一双敏锐的鹰眼,小病灶诊断得到很好的训练。廖宁还跟着HenriPujol教授上手术台,观摩并参与最前沿的乳腺癌手术。她发现,原来外科手术可以很优雅,每一步都不会多余。
在法国留学3年,廖宁没有留恋欧洲的优越生活,学成毅然归国,全身心投入中国乳腺癌研究。2003年,省医开设肿瘤中心,时任省医副院长兼肿瘤中心主任吴一龙教授作出前瞻性战略部署,开设乳腺专科。在他的指导下,廖宁调任乳腺专科主任。回忆科室初建的情景,廖宁笑称被吓一跳,“当时医院全年只有70多个乳腺癌患者,院长给我划了40个床位,空空荡荡,我和护士长面面相觑,不知道去哪里收病人。”
为了把欧洲的先进理念和技术馈赠给中国女性,在乳腺癌的诊断上,廖宁投入极大精力,力争一个也不漏掉。她会推着B超机去看门诊,给患者查体不是靠摸,而是直接用超声看。廖宁的诊室门口渐渐变得人头攒动,既有拖着行李从外地赶来的新患者,也有神情平和的老病友。
在医院领导班子的全力支持下,在廖宁及团队的努力下,一个个病人收治进来,一个个医生培养或引进,乳腺科发展成如今总院加分院3个科室、超过100个床位的规模。随着科室影响力不断扩大,收治病人数量持续上升,广州市外的患者占比达到88%,省内外、港澳乃至海外患者慕名而来。
重建的不只是乳房,更是心理
每次术前,廖宁会花很长时间跟病人谈话,了解她的内心想法和家庭情况。在病房的感谢墙上,多位患者评价廖宁和蔼可亲,听她说话就像一股溪流淌过心尖,令人舒服和平静。
10多年前,一位孕妇怀孕1个月时意外查出乳腺癌,跑了七八家医院,被10多位医生劝告放弃孩子并抓紧手术治疗。患者怕影响腹中胎儿,治疗一拖再拖,找到廖宁时已怀孕5个月。
廖宁跟她长谈后得知,年近40岁的她好不容易怀孕,其丈夫是家中独子,传统观念浓重。“如果失去胎儿,哪怕她没有因为乳腺癌而死亡,但她很难再生育,很可能会离婚。”
同为人母,廖宁感同身受。经仔细检查和评估,患者肿瘤尚未转移,符合手术指征,在医学技术支持下保住孩子的可能性较大,这在国外有成功先例,麻醉药的毒性不至于对孩子大脑发育产生影响,“但谁也不能保证100%安全,我告诉她,最坏的结果就是最后还是只能放弃孩子。”
这个审慎而勇敢的决定,让患者保住了孩子和婚姻。待其怀孕8个月,剖宫产手术和乳腺癌手术同时进行,孩子呱呱坠地,母子平安。
如今,廖宁和患者还保持联系,那个被保下来的孩子称呼廖宁为干妈,经常来看望她。“患者已经停药11年,一直没有复发,一家三口生活很安稳。干儿子在重点中学读初一,非常健康聪明。”
手术一直是乳腺癌治疗的首选。但对患者来说,一旦切除乳房,失去的不仅是身体一部分,或许还有婚姻及伴侣的关爱。
早在10年前,保乳已成为欧美国家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主流手术,接受全乳房切除术的同时保留乳头乳晕,进行乳房再造手术。但保乳在中国乳腺癌手术中占有率较低,2017年,一项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肿瘤学》的调查显示,在中国,乳房切除术占到原发性乳腺癌手术的88.8%,意味着近九成患者完全被切除乳房。据复旦大学的报告,1999~2014年,中国只有3.5%乳房切除患者选择重建。
由于“肿瘤必须彻底切干净”的传统观点根深蒂固,医生提供关于保乳手术的信息较少,不少患者因了解不足而错失保乳机会。
“在临床上,大部分乳腺癌患者是丧失乳房的,很多人会出现自卑及心理创伤,有些会寻求‘义乳’,但这不能真正解决她们的困扰。”如何让患者自信生活是廖宁一直思考的问题,她经常说,要为病人以后的生活质量作打算。
在控制住疾病的同时,廖宁团队不断探索让更多早期癌症患者保乳和乳房重建。
在广东省三甲医院里,省医乳腺科最早引进VECTRA立体数字化成像仪器,通过3D成像技术,不仅能帮助医生评估乳房容量大小,患者也能直观看到自己能否保乳及乳房重建后的效果,要求保乳的女性越来越多。
乳房重建并不是随便塞一个假体就完成,在法国,乳腺专科医生需要接受整形外科医生的训练。廖宁回国后,曾有一位做完乳房重建手术的病人求诊,她很苦恼,可医生总说“你没事,你很好”。廖宁检查却发现,她的乳头一个向上一个向下,“有些医生觉得乳房的功能都有了,没有真正理解病人的苦恼。”
2016年9月,廖宁团队在华南地区率先开展乳房假体联合tiloop补片植入术。这项革命性技术能使重建后的乳房对称差异控制在毫米范围内,下缘垂坠度更自然,患者不仅能保持乳房的美观,术后还能正常游泳和跳舞。
为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廖宁还千方百计寻找康复良方。从2016年4月到2017年7月,团队对9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智能运动手环及个体化运动处方联合干预,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患者的健康得到显著改善。廖宁说,“这些数据非常客观,能了解哪一项运动、哪一种强度适合患者,以后开运动处方就有据可循了。”2020年6月,研究成果刊登在瑞士医学期刊《临床医学杂志》。
20多年来,廖宁遇到过很多人间悲喜剧,有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乳房手术后失去婚姻与家庭,有患者在家人扶持下战胜病魔。“乳腺科很特殊,患者面对的问题往往超过疾病本身,有着非常柔弱敏感的一面。”她们不仅要承受来自癌症本身的打击,还要面对躯体形象受损带来的冲击,心理障碍发生率远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有时候,精神抚慰甚至比治疗更重要。
接受采访的前一天,廖宁面试了一位前来应聘外科的女博士,她照旧多问一句:你想清楚了吗?
“博士毕业刚30岁,要面对繁忙的工作,还要面对家庭,结婚生子,陪伴孩子成长,会有很多挑战。”一名女外科医生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廖宁深有体会。“手术台上不分性别,如果做得不好会被时代所抛弃。”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发布的《中国女性外科医师执业现状调查报告(2019年)》显示,在上海,女性仅占外科医师总量的6.04%,主要集中在甲状腺、乳腺和胃肠外科。据美国医学协会统计,2015年该国19.2%外科医生为女性。
外科男多女少,重要原因是手术对医生体力及耐力的要求极高,脑力消耗大。“每个病例都是独特的,没有一台手术可以复制,术前要和患者不断沟通,在脑中彩排各种突发情况,和团队讨论方案。”这是廖宁的工作常态,她一直扛着,从未改变。
每当手术日碰上经痛,她会毫不犹豫吞下6颗止痛药来维持状态。这些年早出晚归,廖宁对家庭更有说不完的愧疚感。尤其陪伴儿子的时间很少,她总是匆匆忙忙接孩子放学回家,叮嘱他吃晚饭,再折返医院工作。如今儿子已上大学,廖宁更是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她每逢周一至周三出诊,每天接诊至少30位癌症患者,周四周五手术,从早到晚要排10来台,几乎每天连轴转。
面对复杂的乳腺肿瘤,廖宁数十年如一日学习最新文献,每天晚上把手术细节反复在脑海里复盘才安心睡觉。一次做完近8个小时的腹直肌皮瓣转移手术后,她失眠了,“晚上睡不着,会想这个手术,我要记住哪里做得好,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案例应该怎样做得更好。”
走下手术台,廖宁在科研方面也不曾落下。她与团队重点关注乳腺癌分子水平变化,基于乳腺癌二代测序分析中国患者的体细胞突变特征,从基因组学角度寻找中西方乳腺癌患者的基因差异及中国人群潜在的治疗靶点,为乳腺癌精准治疗提供东方人群数据,为后续立足中国人群的乳腺癌转化性研究带来重要参考。该研究成果2018年亮相乳腺肿瘤学界极具影响力的美国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
如今,廖宁身兼科室行政及各类学会职务等身份,日程表被排得密密麻麻。2019年末,她又见缝插针给自己加活儿,提出每周抽出2小时汇集全球专家在线会诊疑难病例。同事都不信她能挤出时间来,也担心邀请不到顶级专家,但这位处女座医生不为所动,立即给数十位海外教授发出邀请邮件。
“我做过5届中美乳腺癌高峰论坛,邀请过海外顶级教授来省医交流会诊,他们比较信任我,一直保持着联系。中国乳腺癌领域发展并不差,在国际舞台可以直接跟他们对话。”廖宁学术精湛、大方自信,深受海外学者乃至业界泰斗的认可。
果然,专家们反应踊跃。这档名为《周三见》的直播项目在2019年11月启动,北京时间每周三晚上讨论3个乳腺癌疑难病例,至今从未中断,大量中国患者受益。
一位刚做完乳房切除术的84岁乳腺癌患者,由于伴有8年高血压病史等合并症,病情复杂,辅助治疗方案迟迟未决。会诊中,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肿瘤学教授Julie Gralow通过专业医疗模型评估,在10年内仅手术治疗,患者死于乳腺癌的几率为10%,死于其他疾病的几率达63%,化疗能增加1.5%的绝对获益,但带来的风险更高。专家一致认为不宜化疗,建议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5年并配合护骨治疗,老奶奶的治疗方案逐渐明朗。
难得的是,会诊纯公益。“平时国际会诊费用非常贵,半小时要几千美元,但我们不收取患者一分钱。”廖宁说,精准个性化治疗是国际趋势,直播能把先进理念普及给中国医生,使更多患者获得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每期节目的观看量逾3万人,这让廖宁颇感自豪。
两次当选广东省妇联代表、2020年获评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后,廖宁助人的使命感更加强烈。
结束繁忙的工作,廖宁常常前往偏远地区,作为主持人出镜并参与纪录片《寻找基层良医》的摄制,至今完成近30集。廖宁说,在我国,大量乳腺癌患者依靠基层医生来发现和救治。“小城市、县城、乡村卫生所的医生很淳朴,收入不高,每天做着繁琐的工作,我们应该给予更多肯定和关注。”
廖宁教授作为国家卫健委肿瘤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及广东省两癌筛查的首席技术负责人,为了使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技术下沉到基层,她身体力行进行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技术培训,推动两癌筛查项目规范开展。如今,廖宁的足迹已经踏遍全国逾99个城市,遍布1000余个县、镇、村,培养超过6000名基层医生。
在外人看来,廖宁做事雷厉风行,总有耗不尽的能量,年过半百不曾慢下脚步。但无论是容貌还是心态,岁月却没有在她的身上留下太多痕迹。也许,这是上天对医者仁心的一份回赠。
12月12日,正值廖宁的母校华师附中132年校庆,钟南山院士是她非常敬仰的时代楷模与大师兄。“希望多些学生未来投身医学事业。”钟院士在母校的发言令廖宁深受感动。
她想起,高三毕业那年,正值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全年级300多名学生大部分报考了经济金融专业,只有5人选择医学专业,而廖宁就是其中之一,始终坚守临床一线的人民医生。
记住我们拥有的爱与勇气↓↓
他们是逆行者,哪怕所有人都谈新冠色变,也敢朝着病毒进军!
为加强对医护人员先进典型和事迹的宣传,彰显“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生精神,自2月23日起,启动“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先进典型主题宣传工作,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党委主办,省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人之初杂志社承办。广东卫生在线同步重磅推出“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栏目,定期推出一位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生动呈现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歌可泣、可学可为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讲述一线故事,记录医者情怀。(点击左上角专辑可查阅系列报道)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